道家打坐入静诀窍:由卧入坐,由睡入静!
静坐功夫是一种需经过一到两年艰苦修炼的技艺。起初阶段可能会感到困难,但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气脉一旦畅通,就能领略到静坐的无上乐趣。
在静坐时,推荐采取双盘的姿势,这样效果更好。静坐需要耐心和毅力,应该逐步适应,不要急于求成。水滴能穿透石头,绳索能锯断木头。
打坐时调节经络的顺序是:脚踝、脚心、膝盖、髋部、腰部、背部、脊柱、打瞌睡、头顶。
最开始打坐时,双脚会感到麻木和疼痛。经过几个月的练习,脚的感觉逐渐恢复,接着膝盖也变得灵活,随后胯部也开始畅通,最终脊柱也变得顺畅,甚至头部也感到轻松,有时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当这些部位都畅通无阻时,静坐就变成了一种享受,全身感到放松与温暖,仿佛失去了身体的感觉,既像是在入睡,又似乎在深思。
静坐时需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需要耐心地坐好腿,二是要专注于静心。耐心坐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专注入静则是一种瞬间的体验。耐心坐腿需要时间,因为身体本身可能成为障碍,因此必须缓慢放松并疏通经脉。
进入静心状态是随时都可以做到的,只需放下身体的束缚,完全放松自己。因此,这两方面可以单独练习,最后再将它们结合起来。
在开始锻炼腿部时,通常会感到很难放松,只能忍耐并坚持下去。这个阶段不必过于关注动作的规范,可以选择更轻松舒适的方式来减压放松。等身体逐步适应后,就能通过静坐的方式直接进入放松状态。
在达到静态状态时,继续锻炼腿部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保持正确的姿势至关重要。虽然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但最终会带来显著的好处。我们不应因为加强腿部训练而失去内心的平静,也不应因能够保持心态平和而忽略腿部锻炼。身心和形意之间必须相互协调。
一、在短短六个月内轻松学会双盘技巧
人的基本且最重要的修行包括戒律、定力和智慧。戒律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而定力也需在生活中不断修炼。要达到定的境界,首先要克服身体的各种障碍,最重要的是要练习双盘坐。
许多人认为双盘很复杂,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逐步进行练习,通常大部分人能在六个月内学会。
双盘功夫的两个标准是耐用性和规范性。
一方面是你每次能够坚持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你一天可以练习的次数。有些人能够坐5分钟、15分钟、30分钟或45分钟,有些人能坐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等。通常来说,45分钟是比较常见的标准,而能坚持到两个小时则算是合格,这样就具备了学习更高级功法的基础。
有些人在坐了一段时间后,经过30到45分钟的休息,重新坐下就会变得很困难。一开始就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无法继续保持坐姿。如果想达到合适的状态,应该能够在一天内多次盘坐,并且在稍微休息后仍能重新盘坐。
顿法是指下定决心尽量长时间保持坐姿,尽管会感到不适,但只需忍耐过去。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如果第一次坐的时间超过了自己的极限,那么下次再坐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1.通常情况下,使用双盘的前五分钟可能会感到不适,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热身,腿部尚未放松就直接开始练习。因此,建议先进行5到10分钟的单盘练习,以帮助腿部放松,然后再进行双盘练习。
2.最初的20分钟,座椅很舒适,温暖宜人。然而,之后身体逐渐开始感到不适,偶尔会出现疼痛,脚心可能感觉冰凉,膝盖和臀部也可能会有酸痛。这个时候需要耐心坚持,疼痛会逐渐减轻,就像轻轻拉开的丝线一样。
3.接下来的15分钟将会非常愉快。
4.之后我开始感到疼痛,但我希望能坚持下来,因为如果放弃,下一次坐着就会更难。
渐进训练法是指从基础开始,按照特定顺序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分为不同阶段,包括半散盘、散盘、单盘、半双盘和双盘等。只要在工作期间合理利用时间,养成习惯,练习双盘会变得相对容易。
5.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可以在工作时在椅子前放一个垫子,然后盘腿坐下。先将一条腿抬起,另一条腿则放在地上。关键是要尽量坚持较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腿部会逐渐放松,深层筋膜也会得到舒展和疏通。
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再到四个小时,如果感到疲惫,可以适当地交换左右腿。累的时候就可以换条腿。在八小时的工作中,腿部每天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通常一个月后,就能够做到半散盘的姿势。
二、静坐入静的秘诀在于借助入眠来获得内心的平和
许多人练习静坐,却常常发现难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其实,进入静谧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合适。初级的宁静状态可以比作清醒的睡眠,就像是在观察自己入睡的过程。只要能够入睡,就能体验到静谧。
姿势非常重要。一开始,姿势可能会成为障碍,使你难以放松。当站着时,身体往往会感到紧绷和疲惫,难以专注;而躺下时,身体容易放松,容易入睡,保持清醒会变得很难。
因此,坐着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它不仅有助于身体放松,还能保持思维的清晰,做到轻松而不懈怠,专注而不紧张。
然而,许多人在静坐时却难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有些人过于用力。许多人在刚开始静坐时,通常选择双盘、单盘或散盘的姿势,但很快就会因为腿部的不适而分心,难以专注于静坐。
长时间坐在同一个位置,双腿逐渐感到不适,稍微休息后又发现腰部和背部也开始酸痛。经过一整天的忙碌,身体感到极度疲惫。坐得越久,越是觉得累,眼皮也变得沉重,只能放弃继续停留,去好好休息。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可以说身体成了一个负担。
如何克服困难呢?其实很简单,可以从一些基础的事情开始,例如从入睡入手。基本的练习是将卧姿转变为坐姿,从睡眠状态逐渐过渡到静坐状态。
实际上,坐和卧之间还有一种过渡的姿势,叫做坐卧式。
具体的做法是在你午休或晚上感到疲累时,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确保腰部有垫子支撑,头部也得到适当的支撑,然后将身体向后倾斜大约45度。这样一种介于坐着和躺着的姿势,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入睡。
此刻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一下,因为身体感到疲惫,容易进入睡眠。睡眠期间,意识依然保持着些许清醒。身体和心灵都完全放松,逐渐进入休息状态,脑中思绪开始变得模糊,偶尔有一些想法在迷雾中浮现。
经过大约半小时的睡眠,我感到后脑勺涌现出一阵温暖的能量,头部和颈部也自然而然地挺直起来。与此同时,我的眼皮感受到能量在流动,变得更加放松。全身的能量也开始流转,手臂和双手也随之调整,背部和腰部也得到了舒缓,整个人体会到一种柔软、温暖和舒适的状态,十分愉悦。
此时,你可以选择醒来或者开始冥想。如果你选择醒来,你将感到充满活力,思维明晰。
在静坐时,身体应保持端正,这样可以充分休息,让身体变得柔软和舒适。此时,脊柱自然会挺直,双臂、双手、头部以及身体的各个部分会自然而然地调整为一种内外和谐的状态,而不需要刻意追求特定的姿势。
姿势应该保持自然,既要放松又不可过于松软,身体要保持紧致但不能僵硬,感受到整体的轻松与流畅。接下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随着呼吸的节奏进行调整,然后可以开始练习。当习惯于平躺入睡的状态后,可以逐步增加练习的强度。
首先,先将头部的枕垫移开,让头部没有支撑,仅依靠背部支撑。保持头部自然下垂,以这种姿势入睡。具体来说,双腿要放松,背部倚靠在枕头上,头部自然垂落。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种入睡方式会变得非常容易。
接下来的步骤非常简单。首先,背部要保持不靠任何物体,头部自然下垂,放松自己,轻松入睡。这种状态可以称为静坐入眠或静坐冥想。接下来,可以将单盘姿势改为双盘,开始进入睡眠。在此之后,保持双盘姿势,挺直脊柱,伸展颈部,以规范的姿势入睡。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进行,首先要从躺卧转为坐姿,关键在于身体和心灵的放松与休息。只有当身体感到舒适、消除了障碍,才能为进入静心状态创造合适的条件。这正是自我催眠的原理,通过消除身体的阻碍来实现静心效果。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