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行脉络 道家修行入门口诀

20.png

第一,道家鼓励人们修天神地祗,修天神地祗关键就在于修仁义和行善积德!道家讲仁义和行善积德,其实行善积德就是属于仁义了!道家修行,首先要尽人道,人道不尽,仙道也远,所谓的尽人道就是要讲仁义和行善积德,仁义就包括了孝悌!《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说,大道荒废的时候,仁义很重要!比如就像三皇五帝和三代圣王之后的社会包括我们现代社会,大道已经荒废,这时候仁义就很重要!然后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才是说大道荒废了,仁义就产生了!“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千古以来都被误解了,正如中国道家的神龙千古以来都被误解成印度的纳迦蛇,道家真是衰败!道家修行,首先要修仁义和行善积德,修成天神地祗!关于《道德经》的“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请看鄙人的博客《道家的“仁义观”》,还有关于行善积德的请看鄙人的博客关于“阐教”的文章!行善积德是阐教所强调的,是阐教的立教宗旨!

 

第二,道家修炼,讲究性命双修,性命双修的极致是金丹大道!本群免费传授丹道筑基功法!学习性命之术,先从动功和凝神入气穴开始,本群推荐五禽戏和八段锦还有混元吞吐功,加上站桩也可以练练!所以性命之术重在动功,重在凝神入气穴!在动功中可以慢慢作到见性,凝神入气穴更是重中之重,是金丹之门!凝神入气穴,慢慢的心死神活,慢慢的见性,通达元神,领会无穷无无尽的元神境界!但是事实上,具修炼上如果没有第一方面的行善积德作保障的话,那么是会有群魔来招乱你的修行的,所以第一方面的行善积德是修炼的保障,也是修成天神地祗的保障!




总的来说,我们人道的人修道,首先要修仁义和行善积德,其次才是性命双修,参悟学习金丹大道!这是重视上的先后关系!作的时候两者可以同时来,但是理法上的重视上是有先后关系的!这是阐教的宗旨和理法!因为如果不能修成金丹大道,但是能重仁义和行善积德修成个天神地祗,也是个保障,然后再以生前学道之心再进一步完成金丹大道的大业!如果是动物修炼又是反过来了,和阐教的不一样!动物修炼首先是炼气炼性,成就鬼仙地仙,然后再行善积德,来牵固他们的性命成就!


总的来说道家的修行,炼丹固然很重要很高明,但是不是每位修道者都能炼成金丹,所以道家讲究如果不能成功修炼成金丹,但是起码还是得要修成个天神地祗的,这也是道家“尽人道”的目的!成为天神地祗后,以后再接着慢慢成就金丹大道,参悟自然妙理!




这里得郑重的说明一下的是,很多学道的人都会被马阴藏相所迷惑,都会以为修丹道就是没有了正常的性能力,这种误人子弟的说法已经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人,害人不浅啊!那些修道的无数人,一个劲的马阴藏相马阴藏相,学道学的不好学佛学的也不好,佛道双修真是害人啊!完全不明白道家并不强调马阴藏相,佛道双修会失去道家根本的东西!佛法与道法的核心理论是有冲突的!佛家讲悲苦不敢犯业,道家讲生生要诛邪除逆!佛讲不敢犯杀业,即使你杀了我全家全国,我也自私自利的不敢犯杀业,因为佛家认为自己犯杀业罪大,纯是为自己着想,而道家讲究生生不息,诛邪除逆,杀几个邪魔算不了什么!佛家的教义和道家的教义是有很大的冲突的,道与佛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佛家是绝子绝孙教派,才会以马阴藏相为荣,才会不怕去强调马阴藏相!可是道家不同,道家讲究生生不息,讲究“生生”,传宗接代,怎么会去强调马阴藏相呢!马阴藏相是佛家的说法,不是道家所强调,也不是丹道所强调!这种所谓的修丹道成就会没有性功能的说法目前已经忽悠了无数人,包括道门中许多学道的人,学者警惕!

 

很多人都说修丹道会变得不正常会变得和正常人不一样,阳根勃不起来,会造成马阴藏相,没有正常的性功能,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话已经忽悠无数个人,都不知道多少人被这些忽悠的迷迷糊糊的!这里必须得郑重说明,这种说法是极端错误的,极端误人子弟的!

 

我们看看正统丹经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修丹道成就会失去性功能的说法,只是说要慎重房事!所以目前流行的所谓的修丹道成就会失去性功能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甚至是邪恶的!这和道家的生生不息也就是“生生”的教义完全违背!

 

修成丹道,不是勃不起来,相反是性功能超强的!只是丹道成就者通常是无性欲的!但是到了要用的时候自然就能用!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如此,到该用时自然就能用!

 

有的金丹成就的神仙虽然没有过百岁,是因为他们圣胎来去自如,选择了抛弃肉体脱壳飞升而去!因为他们对肉体没有执著,其实他们如果没有过早的抛弃肉体,那么他们是完全有能力活上几百年上千年的!

 

我们修道的讲究性命双修,如果不能修出健康的身体,那么是没有资格谈什么金丹大道的,所有我们修丹道的,人仙是入门!

道家修行入门口诀有多种,以下提供几个常见的入门口诀供参考:



修成大道出迷途,才算人世伟丈夫。日月同明永永存,乾坤并老壮玄都。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倒置颠。垂帘明心守祖窍,见着性光是功夫。心诚则灵,信则灵。



呼气注意心窝部,意息相随丹田趋。调息凝神守丹田,通督勿忘复勿助。因势利导运周天,静守胎息化虚空。打破虚空现光明,祥光深处觅真身。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常保持德行不离,就能回归到婴儿时代。要想延年益寿,实现返老还童的愿望,就必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要以他人为先,以自我为次,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轻视他人以显示自己的优越。



心若宁静,万物皆自得其所: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对于理解世界和自身的重要性,是道家修身养性的核心理念之一。



顺应自然,不强求:道家哲学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社会的平衡。



气从鼻入,缓缓深吸,意守丹田;气满稍顿,口缓呼出,身心放松;一吸一呼,配合动作,气息绵绵;吐故纳新,周而复始,养生之道。



这些口诀涵盖了道家修行的多个方面,包括心性修炼、呼吸吐纳、道德修养等。建议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口诀进行修习。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000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11045151.jpg





收起

取消
  • 首頁
  • 游学
  •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