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坟有什么讲究 迁坟有什么讲究吗
“起坟”是一项充满仪式与忌讳的活动,以下是关于起坟的一些讲究: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
-传统时节:一般来说,清明节前后、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以及冬至等时节,都比较适合进行起坟活动。这些时候天气适宜,也是对先人的一种敬重。不过,一定要避开家里有重要喜事或者丧事的时候,以免相冲。
-吉时选择:迁坟的过程在时辰上以不过“午”时最利,以免“午”时的阳气灼伤尸骨。如先祖人数过多,可以在“午”时停止起尸骨,同时用黑布蒙穴、盖骨。立碑的时间自然也要选择吉时,但所谓的吉时也要因人而异,逝者的生辰八字不同,适合的吉时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在清明节前后就没有太多讲究了,因为在风水择日方面,一年之中有两个时间段不需要有太多讲究,其中之一就是清明节。
二、家族商议与风水考量
-家族商议:起坟不是一个人的事,得和家族里的人商量好,达成一致的意见才行。
-请风水先生:很多人会请风水先生来看看,根据地势、方位等因素,告诉你这个坟该怎么起,起在哪里比较好。新坟的位置选好后,要按照风水先生或家族的规矩来安置,坟的朝向、周围环境等都要考虑到。例如,新坟的地势应略高于周围地面,便于排水和防止积水;新坟的方向应该是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新坟周围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明显破损。同时,要注意新坟与房屋、道路等建筑物的距离,以免造成风水上的冲突。
三、仪式与祭祀
-摆案上香:起坟时要摆案上香,祭祖烧钱,祷告先祖所迁原因、地址,祈求先祖对后人的祝福护佑之词等。
-妥善处理陪葬品:如果有陪葬品,要妥善处理,不能随意据为己有或弄丢,一般都要跟着先人的骨灰或尸骨一起重新安置。
-进行祭祀仪式:起坟之后,一定要进行祭祀仪式,告诉祖先他们已经换了新的安息之地。祭祀时可以带上香烛、水果、糕点之类的供品。
-定期祭扫:家族里的人要定期去新坟祭扫,这也是一种家族传承的体现。
四、具体流程与注意事项
-破土注意事项:破土时从祖坟前面开挖,不可以掘后面,以免有“绝后”之患。不要杀死坟地中挖到的吉祥生物,如龟、蛇、鼠、蟾等。
-穿着与言行:起坟时要穿白衣服,过程中不能乱说话、发笑或出言悔语。参与起坟的人要心怀敬重,不能嘻嘻哈哈,也不能说一些不尊重的话。
-人员关系的配对安放:祖坟中先祖人数过多的老坟地,在“起”出尸骨后,一定要注意人员关系的配对安放,以免造成后代子孙的“淫、乱”之象。
-三年不动土:民间有“新坟三年不动土”的说法,认为新坟三年内动土会犯重丧。这并非指不能添土,如果坟土塌陷或因老鼠等动物打洞破坏,可以择日适当修葺添土,但不宜大动。培土时,所添得的土必须干净,颜色避免淤泥土、黑土等。培土时不可用锄具拍打,以免对祖先不敬。
五、墓碑的讲究
-立碑时间:如上所述,需选择吉时,但清明节前后较为灵活。
-墓碑朝向:在判断墓碑朝向的时候应该要结合逝者的生辰八字,不同命理之人的气运不同,但还需要考虑到地势、地貌的问题。如果在逝者的吉位上有一些比较禁忌的事物,那么就要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他方位。
-墓碑颜色与材质:墓碑的颜色一般根据质地而定,材料大都要选择最好的材料,否则时间久了就会被风化。墓碑的颜色一般用黑色或者灰色,这两种颜色给人一种凝重之感,且属阴。墓碑朝向南方适宜用灰色,而当朝向东方或东南方的时候则适宜用黑色。石碑的材料最好是能够久经风化的。立碑的石碑最好是长方形,代表要有规有矩,不要太窄太宽。
-墓碑与墓穴的距离:墓碑和墓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距离墓穴九寸到六尺之间为宜。
-墓碑开光:墓碑作为先人的门户,也要进行开光加持,以光耀门楣、造福子孙。
六、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临近煞气:选择坟地时应避免临近煞气,最好选在风水宜人的地方。坟地的形状应为纯正方形或长方形,避免拐角或尖角。坟墓不宜过高或过低,要符合自然地理环境。坟主体宜选用寿命长久、坚固耐用的材料,如石头等。
-墓道与祭祀设施:墓道的长度与宽度应相对适中,要保证祭祀活动的便利。祭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它是家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祭祀设施应该选择高质量的建材,坚固耐用,以确保长期使用。也应该保持清洁和整洁,以示对家族祖先的尊敬和敬意。
-坟墓寿命与年限:根据风水学的理论,坟墓的使用年限应该不少于百年,以确保对家族的福气和运势的长期保持。如果坟墓使用年限较短,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环境保护:保护坟地周围的自然环境,避免破坏坟地风水。定期清理坟地,保持整洁,有利于祖先的安宁。在坟地周围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有助于净化气氛,增强风水。同时,坟地的风水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关系,应注重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起坟是一项复杂而庄重的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讲究和忌讳。这些讲究和忌讳不仅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和怀念,也蕴含了人们对家族兴旺和后代幸福的期许。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